
- 凤凰网房产
- 扫码获取更多内容

上世纪80年代,一幢幢身着瓷片的高楼为城市带来光鲜。而今,这些日渐老旧的华服成了一柄柄利剑,在远高于百尺的危楼上,摇摇欲坠。在长春、沈阳、成都、武汉……面砖脱落屡屡见诸报端,有的把做雨篷的钢化玻璃砸成了蜘蛛网,有的嵌进了商铺招牌,有车窗被敲出大洞,有人头上、肩上鲜血直流。(中新网6月17日)
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,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挺拔着城市的高度、流露着城市的繁华,而高楼之所以绚丽夺目,正是拜表层紧密排布的瓷砖所赐,这些用于装点、修饰的瓷砖为高楼大厦披上了鲜亮的外衣,也为城市的面貌点缀出一抹璀璨光辉。
但外表的华丽掩盖不了内心的脆弱,不少瓷砖因老旧、变质、腐蚀而危如累卵,稍有不慎便会松动脱落,酿成伤人毁物的后果也就不足为奇。近年来频发的“瓷砖雨”正是这些老旧华服最直接的产物,不仅对民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隐患,还威胁到城市的现代化进程、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形象。
追本溯源,只有弄清“瓷砖雨”因谁下、为何下、怎么下,才能真正找准病根,对症下药。客观上看,后期维护管理不善、瓷砖材质粗制滥造、安全防护措施欠缺均可成为导演“瓷砖雨”的幕后黑手,一旦疏忽大意,“瓷砖雨”恐怕将制造出城市的一场浩劫。
笔者认为,首先要在大楼修建时严把质量关,对原材料生产厂家严格检测、对瓷砖质量认真审核,并在施工时加强监督,防止偷工减料,确保用料过关;其次要加大资金投入,提供专业技术设备、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维护保养、修复更换,将危险隐患控制在萌芽;再次要在高楼大厦周边安装明显的安全设施,可通过划定安全区域、树立警示牌、安装防护顶棚、设置隔离栏等形式全方位保障民众安全。
欲跨入摩登时代,兴土木建高楼无可厚非,然而在做好面子工程的同时,一定要将“表皮工程”做到位,只有表皮不再脱落,面子才更光鲜亮泽;只有“瓷砖雨”不再降临,才能为民众呈现一道最靓丽的风景。

